logo

栏目列表

汕尾市武术协会-联系我们

地址:汕尾市全民健身广场办公楼二楼
邮编:516600
电话:0660-3297229
传真:0660-3395133
邮箱:swwsxh2012@163.com
名称:汕尾市武术协会
英文:SHANWEI WUXHU ASSOCIATION

您现在的位置:汕尾市武术协会>>

汕尾武术源远流长

()  海陆丰民间武术的起源

海陆丰地区民间武术的起源,根据部分史料记载和当地武术人士的介绍,主要来自如下几个方面:

一、自创传承

历代本地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,为了生存,为了生活,为了保卫自己,保卫族群的利益,苦练自创武术,不断总结,不断演变,逐步自成一体,并繁衍发展。

武术起源于人类的生存自卫斗争,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萌芽,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变而逐步发展的。海陆丰地区依山傍海,旧社会寇患时至,海盗山贼,多患于民;为了生存,先民们“上山斗虎,下海擒鲨”,外御海盗山贼,内抗黑帮苛捐,长期与猎物生死交斗,与自然灾害不断较量,练就了一身攻防技术,也就是土生土长的武术。只不过当时这些武术只是临时发挥应用,还没有固定的模式,无标准、无规则的自家武术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就有一部分文人武士,对已有的武术逐步加以总结整理,形成了自家的拳谱。这些拳谱的文字表述和图画线条都比较粗简且大都不外传。在长期的武术实践中,又出现了不少当地的拳师。这些拳师保留、传承、发展了自家的拳术,尤其是“绝招”。海陆丰地区民间比较出名的有:海丰公平刘亚梅的“双飞燕”;海丰海城名园曾姓一族的“戽水上田棍”;海丰公平新埔村的“大斩四门棍”;海城桥东社的“倒地梅棍”、“双头棍”;陆丰甲子刘远成的一手“阴阳弹箭棍”;海丰莲花甘洲坑的拳棍名师李金,其棍术曾折服不少行家;海丰梅陇南山村罗标(潮州九)的“南山臼”、“贴地棍”很厉害,其特点是运用自如,变化多端;海丰陶河镇锺闸古的“锺厝棍”,尤以横镰棍为绝招;莲花山埔仔洞拳棍师曹福的“溜仔棍”,其力点集于棍尾,灵活多变;20世纪70年代在陆丰武术界属五虎之一的郑娘集,其拳棍术也扬名海陆丰。

二、由外传入

()由外来移民传入

自晋代以后,中原人口为逃避战乱和瘟疫,多次大规模向东南沿海迁移,有小部分是经南雄珠玑巷、过东莞然后迁入海陆丰西部。大部分是河南、湖南、经江浙、福建而流入海陆丰。在迁移的人群中,就有不少“武术”或“习武”之辈。他们为了立足,为了生存,或是为了睦和乡里,团结乡邻,保乡卫族,因而将自己的“武艺”传给当地的人们。

()军营武技的传播

海陆丰地处南疆,历代统治者都有派兵防守。汉代海丰的赤石、后门、梅陇三地之交界处就凿通了“羊蹄峻岭”的官道要冲,朝廷派兵驻守。清乾隆五年(1740)海丰知县李光华奉旨在岭顶建筑关城,建兵营23间,置防炮8座,设总兵1人,派兵50人防守。此后,在现属红海湾的遮浪西南处,施公寮石头山,汕尾市区南端,海丰县的鲘门、谢道山、牛岭川,陆丰市境内的甲东奎湖、长青村、碣石浅澳、陆城龙山等地都设有炮台,派兵把守。明初,为了防御日本倭寇、海盗、山贼侵扰,设了碣石卫,建筑了防城。在此期间,海陆丰境内的坎下城、捷胜所城、甲子所城、参将署城、东海等地建设卫城,朝廷均有派兵把守。其中碣石卫城的驻兵就达1500人。

或许是为了搞好兵民关系,或许是为了显示军队的威武,不少驻防官兵不时与当时民众接触交流,切磋武艺,把实用的军营武技传给当地的民众,有些官兵在民间也学到了当时的武术。碣石、捷胜等地,历来练武风气浓厚,习武人员众多,还出现了许多武术名流、民间拳师,这与军队武技的传播密切相关。

()伴随着戏曲等文艺形式传入

古人云:“剑舞书画,技艺相通。”武术中的“精气神”思想和“刚柔相济,动静结合”的辩证关系广为戏曲、杂技等多门艺术所吸收、运用。到了元代,我国的戏曲等艺术表演形式丰富多样且出现了武打招式表演。外来戏曲、杂技等表演队伍和俗称“走江湖”的卖艺团体和个人,不断进入海陆丰境内表演,引起了当地好武之士的关注和青睐。当地有不少人还主动拜“武艺家”们为师,跟班学习。也有少部分“武艺家”,干脆不回原籍,在海陆丰地区落户,以表演、教习武术为业。其中流传至今的“凤阳拳”就是一例。明代开始,正字戏、西秦戏和白字戏相继传入海陆丰,并逐渐成为当地独有的剧种。正字、白字和西秦三个珍稀剧种,武打剧目很多。为了演好武打戏,演员们大量吸收了民间的武术招式,从而大大提高了武打戏的演出效果。长期的实践和广泛的交流,各剧团都形成了独有的武打招式,排练了很多武打戏,其中虽有“花拳绣腿”的成分,但也为武术套路提供了借鉴。先前剧团里出现过不少武术名贤,但因史料缺失,无法列述。现当代出现的武功较深的艺术家有陈宝寿、溜旦、黄美、罗振标、林好(好丑)、唐托、严木填等。

此外,海陆丰民间武术还有一部分是由宗教人士所传授,如在海丰流传的“乌肩拳”等就是属于这一类。

()外学内传

海陆丰地区民众练武术,大都以“健身防卫”为主要目的。多有“学好武功,造福乡里”的开明人士,但也有少部分人存在“学得好功夫,不受人欺负”、“只要武功好,一生免烦恼”的意识观念。他们各怀志向,到外地拜师习武,学成后,又回到家乡传教武术。先前,海陆丰人到外地习武的地点主要是南北少林寺,在近代南少林寺学成归来的刘亚梅就是其中一名杰出的代表人物。在当代少林寺学成归来的黄坤城就是其中一名杰出的代表人物。后来,随着习武者的爱好,目的地就越来越多了,这使海陆丰的民间武术更具多元化。

 

()  海陆丰民间武术的发展

 

海陆丰地区民间武术的兴衰与时代的需要及当地的地量、气候、风俗和文化有密切关系。

宋代以前,在沿海聚居的居民,就把猎鱼作为生活和训练的主要内容。在山区生活的先民则以狩猎作为生活和训练的主要内容。他们用石头、树枝等作为武器,与大鱼恶鲨、凶禽野兽等搏斗,以求生存。

两晋南北朝时期,战乱频发,海陆丰地区民间武术多以防卫为主,存在聚众习武的现象。

随着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,隋唐五代时期,海陆丰民间武术重新兴起。唐朝开始建立了武举制,朝廷采用考试的方法,招贤纳士,给武艺出众者授以“技术之士”、“猛殷之士”等名衔、称号,进一步激发了人们习武的热情,促进了社会上的练武活动。

宋代,海陆丰境内习武人数逐步增多,出现了自发成立的练武组织,多以“馆”、“社”为名。这些社会武术组织因陋就简,常用闲棚旧舍,利用农闲和晚上时间开展练武活动。这时期,海陆丰出现了以献武卖艺为职业的民间艺人,不时在市井庙寺、村头巷尾进行“钉床破石”、“刀砍不入”、“剑指断石”、“单指穿砖”、“扛鼎”、“走索”、“蹿火圈”等武术表演,激发了人们对习武学艺的兴趣。

元代,统治者在强化朝廷习武的同时,却严禁民间习武,并用法律对习武人士给予严厉制裁,“二十人之上不许聚众围猎”(《元典章》),民间私藏武器属于犯罪。当时海陆丰地区民间武术受到抑制。

明代,随着科举武技的传播和戏曲艺术的传入,海陆丰地区的民间武术又进一步的发展。还有部分学子走“武而优则仕”的道路,既学文又习武,参加科举考试,出现了李汪、虞庆、江云龙、林奇猷、卢鼎铭、卢宏治等多名武举人。

清代,虽然统治者禁止民间聚众习武,但海陆丰民间练武还是以“馆”、“社”形式在秘密进行,一些拳种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升。

这时期,走“武而优则仕”道路的学子有所增加,出现了吴占、颜廷光、黄智略、黎梦连等5名武进士和曾养深等30多名武举人,给后世带来很大的影响。

民国期间,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武术组织,对传统武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,民间武术掀起小高潮。期间,由于统治者的别有用心,把海陆丰村庄分为“乌”族与“红”旗两大对立旗派,长期械斗,民间武术出现了畸形发展,给人的教训十分深刻。

新中国成立以后,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,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。海陆丰地区的民间武术活动逐步恢复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练武受到极大的限制而又转向低潮。“文化大革命”过后,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,汕尾海陆丰的民间武术得到空前的发展。武术团队和习武人数大量增加,武术活动广泛开展,武术交流不断加强,武术质量逐步提高。现在,海陆丰地区民间武术不仅在内地、香港、澳门和台湾传播,而且在法国、美国、英国、加拿大和东南亚一带也有流传。(摘自海陆丰历史文化丛书)


【字体: 】【收藏】【打印文章】【查看评论
版权所有:汕尾市武术协会 | 粤ICP备14048342号-1
地址:广东省汕尾市全民健身广场办公楼二楼 联系电话:0660-3297229 传真:0660-3388912
Copyright © 2018-2023 [www.swwsxh.org] All Rights Reserved